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会计实操
首页个税资讯正文

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

更新于:2019-04-26 17:59
标签:个人所得税,应交个人所得税,所得税,个人,计算公式,应交

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

  1.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收入金额 - 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费用减除额

  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x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举例:2018年10月份税前工资12000元,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

  (1)适用5000元新的费用标准和新的税率表

  应纳税所得额=税前工资收入金额-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起征点(5000元)

  =12000-1100-5000=5900元

  照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3000元至12000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10。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900*10%-210=380元

  找税率及速算扣除数: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不含税部分,超过4,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7400*20%-555=925元。

  925-380=545元,以后每月可节省545元,幅度下降近59%。

  个人所得税收入怎么计算?

  1、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5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实行查账征收的,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计算;实行定期定额征收的,按照纳税人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或者按照其自行申报的年度应纳税经营额乘以应税所得率计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按照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计算,即按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者实际取得的经营利润,加上从承包、承租的企事业单位中取得的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计算。

  4、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的收入额计算。

  5、财产租赁所得,按照未减除费用(每次800元或者每次收入的20%)和修缮费用的收入额计算。

  6、财产转让所得,按照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即按照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转让财产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后的余额计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照收入额全额计算。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应交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有哪些?计算应交个人所得税上如果有遇到问题,不知道怎么样算也可以找财知云的老师进行指点,它们是比较简单,经过老师指点后大部分财务都能够轻松的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