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是怎么回事-会计实操
首页财务资讯正文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是怎么回事

更新于:2023-07-23 15:49
标签: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交易,回事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指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因经济环境或市场变化导致公允价值低于账面价值,需进行减值处理的情况。减值处理旨在真实反映企业经营和财务状况,影响经营和投资者决策。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处理有所不同。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是怎么回事\" alt=\"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是怎么回事\" width=\"450\" border=\"0\" vspace=\"0\" />

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是指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在经济环境或者市场情况发生变化时,其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从而导致企业需要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减值处理的情况。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金融市场波动较大,或者企业投资决策失误的情况下。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短期内买卖而获取利润的金融资产,包括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这些资产的价值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企业需要定期对这些资产进行公允价值评估,以反映其在市场上的真实价值。

当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价值时,企业需要对这部分资产进行减值处理。减值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让企业的财务报表更加真实、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减值处理会导致企业的资产总额减少,利润减少,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资者的投资决策。

拓展知识: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的区别在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损失则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此外,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减值一旦确认,即使后期该资产的公允价值恢复,也不能将之前确认的减值损失冲回。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可以在后期公允价值恢复时冲回。